Search


孩子好動,在課堂上坐不住,無法靜下來寫功課,會不會是過動,要吃藥嗎?

  • Share this:


孩子好動,在課堂上坐不住,無法靜下來寫功課,會不會是過動,要吃藥嗎?

有些小朋友上課動來動去,愛跟同學擠眉弄眼,說話打鬧,這些孩童會在老師建議下由家長帶到醫院。

這些「不守規矩」不能以「過動症」、「注意力缺失」等醫學名詞一概而論。背後的可能原因包括:

家裡嚴格學校鬆:在學校跟同學玩很瘋,回到家卻因家教很嚴,所以循規蹈矩。

對女生要求嫻靜端莊:家庭文化女男不平等,於是女生活潑的一面只在學校 表現。

孩子在家裡情緒緊繃:父母失和,孩子常成為被遷怒或父母情緒角力的對象。在學校才能放鬆,整個大解放。

在家中排行較小的手足:弟弟老爭不過哥哥。在學校弟弟跟同儕比起來佔優 勢,較自信活潑。

同儕競爭有限資源:營養午餐每天布丁只有多兩三份,吃完的同學排隊,先搶先贏。孩子為了競爭額外點心,吃東西速度比在家快。

從這幾個原因看,學校著重團體生活,強調競爭表現,鼓勵主動態度。表現不錯的孩童,受到鼓勵更加積極。只不過分寸拿捏不好,被當成搗蛋鬼。

學校老師提出相關建議,家長第一步需澄清孩童在校狀況,比較老師跟家長分別在學校跟家裡觀察的是否一致。家庭跟學校情境不同,孩童有可能表現不同。

對兩邊觀察不一致的地方,不要急著辯白指責,而是想想其中可能原因有哪 些。即使真是過動症,也要從正確角度了解疾病。


本文節錄自【請問醫生,我的孩子有問題嗎?:精神科醫生教你聽懂孩子的內心話 】作者/ 繪者:劉貞柏醫師,聯經出版。

博客來網路訂購資訊:
http://search.books.com.tw/exep/prod_search.php…


Tags:

About author
劉貞柏醫師 台北榮總新竹分院主治醫師。 前元培科技大學醫管系講師。 前北市聯醫兒童及青少年精神科總醫師。
身心科醫師撰寫的衛教推廣網頁。
View all posts